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閆文麗)6月4日,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自治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治區通信管理部門將持續擴容出省帶寬,打造新一代超高速無損網絡,“點線網”協同發力,構建網絡傳輸“123”體系,以堅實的網絡底座支撐寧夏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中國綠色算力之都”。
“1”是單點提質,打造高品質運力網絡,持續擴容出省帶寬,打造新一代超高速無損網絡,實現八大樞紐之間的超大容量、超遠距離、超低時延的直連網絡;“2”是串珠成線,搭建“銀川-中衛”雙城毫秒運算網絡。提升銀川和中衛網絡基礎設施水平,實現城市間1ms時延圈,全面保障城域網絡傳輸需求;“3”是連算成網,實施跨域超高速算力傳輸網、升級新一代算力網絡、算力態勢感知監測試點三大項目,超前部署干線400G和城域800G高速光傳輸系統,打造高速穩定的傳輸通道,更好支持算力的流通和利用。
近年來,自治區通信管理部門通過構建高速傳輸“一張網”、布局算力設施“一盤棋”、激活賦能應用“一池水”,大力提升網絡設施水平,全面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堅持“三個一”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量質齊升,實現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38.8萬公里,出省總帶寬達到21T,較“十三五”末增長近5倍;與北京、上海、廣州等26個城市實現直連,較“十三五”末增加12個直達城市;到全國主要城市時延均在20ms以內,滿足實時交互、云計算、渲染、AI模型訓練等90%的數據中心用戶業務需求。
聯合九部門共同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了算力、運力、存力和應用賦能方面的目標,到2026年,算力達到60萬PFLOPS,智算占比達到70%,重點場所光傳送網點覆蓋率達到90%,先進存力占比超40%,全面推動算力賦能工業、醫療、教育、交通、農業等八個重點領域。同時,高效做好算力基礎設施統籌監測登記工作,開展算力網絡質量監測,完成全區所有數據中心企業主體和機房樓的統計;成功舉辦中國算力大會,搭建中國算力平臺寧夏分平臺,開展“算力強基”揭榜項目行動,征集超大規模訓推一體化異構智算平臺、異構算力跨域編排系統、云邊端算網協同系統等優秀項目14個,承接第二屆“華彩杯”算力大賽寧夏智能計算賽道,行業6個項目分獲總決賽二、三等獎等。